誠信商家聯盟體系,是南山區在2012年“三打兩建”專項行動中率先創建的,為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建設創造了經驗,榮獲了省、市社會誠信建設創新獎。
為進一步深化、拓展和提升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工作,7月10日上午,南山區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在原有基礎上挖掘新內涵、制定新目標、采用新方法,將這一工作與社會建設、社區管理結合起來,讓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展現出更大的社會價值。第一階段掛牌工作: 全區443家掛牌“誠信商家” 7月10日上午,南山區召開深化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會議。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胡錦,區委政法委(綜治辦)、區社工委、民政局、區文明辦、市市場監管局南山分局、區總商會、各街道等單位負責人出席會議。會議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軍主持。會議決定成立“南山區深化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胡錦任組長,陳軍以及副區長王東任副組長,加快推進、有效落實誠信聯盟下半年工作。參與單位有區委政法委等15個單位,以及8個街道和區商業文化中心管委會。 會上,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劉德東通報了南山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第一階段的情況,并代表王東部署了下一階段深化該體系建設的有關工作。 “南山誠信商家聯盟”體系自2012年4月成立以來,在辦民生實事、促消費升級、優產業結構、建幸福家園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要抓手。作為區委區政府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和探索社會管理模式的創新舉措之一,“南山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通過建聯盟立體系、評先進樹標桿、惠民生促發展等一系列實際工作及創新舉措,得到了廣東省的高度肯定及嘉獎。此外,南山區還成為深圳市唯一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綜合試點區。 在第一階段工作,聯盟根據“先易后難,逐步擴大;重點突破,以大帶小”的原則,以商業信譽、經營狀況等10多個指標為考量,排除群眾反映意見較大的行業,如地產中介、汽車維修等,迅速發展了騰訊、南海油脂、海岸城等880家會員。其中443家掛牌“誠信商家”,涉及商業、餐飲、娛樂、旅游、教育、美容、地產、金融、電信等行業。 筆者了解到,誠信商家聯盟在引導企業誠信經營、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上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工作的推進,一批惠民行動切實落地,累計發放“惠民現金券”上百萬張,受到市民的廣泛好評。活動同時得到了媒體輿論的廣泛關注和傳播,營造了良好的南山誠信文化。 不符合條件的商家將被摘牌 2014年南山區深化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工作,總的方針是緊緊圍繞“政府部門倡導、商會聯盟組織、企業商家主體、市民廣泛參與、媒體多方監督”的指導思想,將誠信商家建設與社會建設結合起來,多主體協同創新建立民生服務平臺。讓誠信商家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形成社會合力共治的局面,打造南山社會建設的“里子工程”。 據介紹,開展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建立南山區誠信商家聯盟信息資源共享平臺,要以服務社區管理工作及服務民生為“基”,以培育轄區企業誠信度和社會責任感為“先”,以創新改革、模式摸索為“本”,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神”,為全區社會管理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示范性經驗。 劉德東表示,將于7月15日開始,對已掛牌的443個“誠信商家”開展2013年度誠信稽核及摘牌監督工作,完善、勘正、更新會員企業“誠信檔案”資料庫及資源信息共享平臺。稽核內容包括了市場監管、稅務、人力資源、社保等信息,屆時,將以推行黃、紅牌警告、摘除退出監督機制,對不符合條件的商家予以摘除。 其次,將遵循“先易后難,逐步擴大;重點突破,以大帶小”的原則,同步發展新會員。新發展的會員將商會、街道轄區企業中,與民生有關的消費類企業為主。涉及商業、餐飲、娛樂、旅游、教育、美容、地產、金融、電信等行業,爭取實現自愿報名參與企業1200家,公開掛牌“誠信商家”的企業達650家的誠信平臺。 與此同時,還將建設誠信示范商圈(誠信特色街區),樹立典范、總結經驗、以點帶面、建成規模。各街道辦要結合自身社區管理工作,推動誠信聯盟建設,發動誠信商家承擔社會責任、參與社區管理,摸索社會治理建設的新模式。先期在每個街道選取一個商圈或街區,進行誠信示范商圈(誠信特色街區)創建工作。同時,以“重質量、輕數量、好管理、易推廣”為原則,在商家集中的區域,選取誠信、優質、積極參與社區管理的部分商家為“橋頭堡”,并予以掛牌,樹立商圈誠信標桿。以帶動該誠信商圈(街區)其他商家共同進步、合力發展,繼而總結經驗推廣。 劉德東指出,要培育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誠信宣傳教育。以“文明、和諧、敬業、誠信”為主要內容,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宣傳報道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工作,突出報道南山社會建設“里子工程”的重點及亮點。打造立體化多渠道信息平臺,廣泛發動群眾。為此,蛇口消息報將開辟《誠信專刊》,并結合微信、微博、官網、DM手冊、戶外LED顯示屏和全區183個消費者維權服務站開展立體宣傳。 以誠信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機制 會上,各參會人員結合自身工作特色,就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實施細節、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陳軍表示,每個人都是消費者,政府要引導、建設誠信商家聯盟體系,營造講信用、講誠信的良好環境。 如何讓該體系評判更科學、更有說服力?陳軍指出,誠信體系建設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完善獎懲機制等各類配套措施。當前,建設誠信體系刻不容緩,需要一邊建設、一邊探索和思考。陳軍表示,深化誠信商家體系建設工作,就是要將南山誠信商家聯盟建設與南山的社會建設相結合。一方面為南山誠信商家聯盟找到落腳點和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為社會建設找到新的抓手,探索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和模式,開創南山社會管理新局面。 陳軍強調,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是社會綜合治理的重要一環,也是文明創建、誠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打響、擦亮該體系的建設。他要求,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嚴格按照任務要求和時間節點,認真落實、抓出實效。各個街道辦要根據自身特色,做好誠信建設與社區工作的結合、融合及創新工作,力爭能夠拿出有自己特色、可以復制的樣板或模式,有利于在全區更大的范圍內推廣。 深化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是一項民生工程 胡錦指出,深化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是一項民生工程,是南山建設宜居宜業國際化海濱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深化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是維護群眾利益的需要。目前,食品藥品安全和偽劣產品是群眾最關心的熱點問題之一。在市場經濟中,商家企業掌控著商品供應體系,是群眾生活物質和生活服務的提供者。以往有的商家的欺詐、制假售假等行為破壞了市場交易的公平規則、破壞了市場秩序、敗壞了社會風氣,甚至威脅到了政府的公信力。深化南山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有利于營造誠信守法的營商環境,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深化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符合商家企業的基本訴求。據統計,在2012年啟動誠信商家評選時,就有800多家商家企業申報,但按照誠信商家評選的條件要求,只有443家被評為“南山區誠信商家”。這充分說明了還有很多商家企業與誠信商家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也進一步證明了深化這項工作的必要性。 深化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是推進社會綜合治理的需要。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的社會管理機制。一方面要建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領導協調機制,確保社會管理的正確方向。另一方面,要把廣大黨員和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凝聚起來,提高引領社會、組織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商家企業是社會綜合治理的重要一環,搞不好就是阻力,搞好了就是助力。深化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要將誠信商家建設與社會建設結合起來,讓誠信商家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形成社會共治的局面,為南山社會管理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示范性經驗。 深化運行機制 提高創建內涵 胡錦要求,要進一步深化運行機制、持續推進。一是要建立完善的評審機制。完善、勘正、更新會員企業“誠信檔案”資料庫及資源信息共享平臺,與各成員單位互通。由相關職能部門對443家誠信商家的2013年度市場監管、稅務、人力資源、社保等信息進行聯網稽核,對新申請參加的商家企業進行審核評定,實現動態化管理。 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獎懲工作機制。組織市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巡查工作;開展黃、紅牌警告,摘牌退出監督機制。對不符合條件的商家予以摘牌,對報名申請的商家開展誠信檔案建立、誠信稽核、市民投訴評議、評定審核、媒體公示等工作。對違法經營的商家企業,吊銷營業執照并列入黑名單,實現常態化管理。 三是要建立完善的聯動工作機制。政府部門、街道社區要為商家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商家企業也要履行社會建設的主體責任,為街道社區的社會綜合治理服務,形成政府部門、街道社區、商家企業互動的工作局面,實現多贏化發展。 四是要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企業贊助、媒體監督,通過一系列的方法打造齊抓共管的局面。建立誠信商家聯盟體系是政府的責任,要多動腦筋、多加摸索,善于通過第三方協助政府做好管理工作,邊建立、邊整改,這也符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 此外,胡錦強調,誠信商家聯盟體系建設要向深度、廣度延伸,進一步深化創建內涵、提升水平。 (責任編輯:北京中企普信國際信用評價有限公司) |






